X ISSUE:光、宇宙與虛擬止痛 — MAJA PETRIC 專訪

 

「藝術家面臨的挑戰是創造一種可以進一步刺激與擴展人類體驗的新藝術媒介。」— MAJA PETRIC

 

大自然生產著能量,同時也反饋在人類身上,當我們「沈浸」在大地之中時,確實能被安撫,但隨著環境的開發與限制,還有什麼方法,可以作為暫時撫平負面感受的替代品?虛擬世界真的是下一個被人類開發出的新型止痛劑嗎?我們尚無法得到大量的有效樣本來證實,但的確,在歐美地區的醫院,曾發表著透過VR來分散痛楚的虛擬程序。開拓著宇宙密語及感官設備,MAJA PETRIC 是當代重要的新媒體藝術家與研究家,她的作品透過大量的「光」與「互動性」,試圖為「情感科技」拉展出新維度,並且尋找著人類與這片宇宙之間的鏈結,可能是我們殘留的足跡,自然的變態,也或者是一片既存在卻未曾謀面的象限。

 

 

CAUSTIC

 

AS IT IS CRACKING
AS IT IS CRACKING 被安置在個空曠的房間內,經過設計的白牆被安排於一定時間內裂開,並顯露出牆後的燈光與視屏裝置,當訪客靠近時背部裝置便會觸發閃電,塑造危險的情境。

 

PANORAMA OF THE SKIES
結合著微軟推出的 ROOMALIVE TOOLKIT ,此作品由藝術家與 MICROSOFT RESEARCH 中的人機互動研究員 HRVOJE BENKO 合作,透過投影裝置來為居家空間製造一座虛擬的遊樂產,體驗情感空間的轉移。

 

 


 

 

X CONVERSATION

ARTIST, MAJA PETRIC

 

X : MILKX (EDITOR RALPH LIN / UNIRALPH)

M : MAJA PETRIC

 

X : 在人類文明裡,「光」除了照明外,對於這個世代而言,它是怎樣的存在?而妳覺得「沈浸式藝術」的未來又是什麼?

 

M:在各種媒介裡,光是一種強大的工具,它可以激發人們的感知、情感、記憶與想像力,來描述一則故事或傳遞訊息。光無所不在,也影響所有人的生活經驗,我們都對光有著天生的反應,所以當人們對光進行塑造時,也同時在為這個空間搭建一個新體驗。

 

我的作品便是透過自然光與人造光來喚起自然之美,並揭示我們與世界不同角落間的關係,而這樣的連結常常被隱藏在純淨的視線之中,其中如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電腦視覺(COMPUTER VISION)與空間音效(SPATIALIZED SOUNDS)等新技術的結合,則作為我擴展人們對自然的認知,並與其他生物之間聯繫的工具。無論是腦中的認知還是感性的心理反應,我始終相信,沈浸式藝術的未來將取決於人類對感官互動的理解,當我們更深層的開發自己,那麼它將超越我們在單純娛樂性上的依賴。

 

 

X : 在妳的藝術世界裡,我們可以看到嚴謹的學術研究,以及令人驚豔的創造力。但在商業空間的應用呢?光是如何在今日的商業空間中不知不覺的左右我們消費行為與感官?

 

M:我的作品正是希望透過藝術來改變日常空間的體驗,以這樣的目標,我替微軟總部、亞馬遜總部、谷歌辦公室與 LANDMARK HONG KONG 等商業空間創作了藝術品。在這些空間內,作品行形成了一道逃避功能主義的入口,帶領我們 LOST IN WONDER,超越商業現實地吸引著人類情感,使大家想起了自己與自然間的聯繫,反射著曾經的記憶深刻,儘管這可能是短暫的刺激,但卻有機會使我們撇見生活的本質。

 

 

PARTICLE ATTRACTION

 

X : 璀璨的宇宙是妳作品中最常出現元素,為什麼想將觀眾帶到這個浩瀚的空間裡?

 

M : 在過去了二十年裡,我持續與最先進的技術合作來推行創作,喚起人類關注宇宙這個一直環繞著我們的自然維度。自然與人類始終存在著天生的聯繫,透過這些沈浸式的藝術作品,人類有機會認識到一個廣闊且與自己相互聯繫的宇宙,並且發現那些看似與我們無關的事務,其實具有統一性,而以上就是我研究的根本。根據生物學家 EDWARD O. WILSON 提出的「親生命假說(BIOPHILIA HYPOTHESIS)」,人類有種親近自然世界的本能,因此生物與自然間的聯繫是具有生物學上的需求,這也包括了景觀與自然光的成形及變化,所以作為名藝術家,我可以更理解哪些因素可以強迫人類,而又哪些藝術內容可以被真實地變形。

 

X : 當人類的感官不斷接收刺激,習慣沈浸式的生活體驗後,視覺藝術家下一步要面臨的挑戰是什麼?

 

M : 藝術家面臨的挑戰是創造一種可以進一步刺激與擴展人類體驗的新藝術媒介。此時此刻,我專注通過新技術來發展藝術,這將強化那些我們原本用傳統技法來發展的創作型態。另一方面,這樣的藝術手段也將拓展我們對於這個世界的理解,以及生命之於宇宙的意義,對我來說,最令人興奮的部分便是將數位技術視為一種達到新情感領域的工具。

 

SKIES

 

X : 「痕跡」是互動與沈浸式藝術發展的核心,特別想請妳與我我們聊聊兩件創作,一件是WE ARE ALL MADE OF LIGHT 與 SHADOW INVERTED。

 

M : 首先《WE ARE ALL MADE OF LIGHT》是一個強調互動與連結性的沈浸式藝術作品,這個裝置利用互動性的燈光、空間聲音與人工智能來創建每個人在展覽空間的視聽軌跡,並將其與過去、現在的訪客蹤跡與未來即將參觀的人們聯繫起來。當觀者在星系中移動時,光線被塑成他們的形狀,並成為光跡遺留在星海之中,繼續被集合到下個新身影中,在不斷新增的光跡裡,空間的歷史也被同步擴充著,展覽空間成為紀錄我們痕跡,以及不同時序證據的寓所,《WE ARE ALL MADE OF LIGHT》促使每位訪客在沈浸式路途中思考著「什麼是彼此的集體遺產(COLLECTIVE LEGACY)?」這件作品是集我對新情感藝術研究的大成,而被引導出的結果也是其他方法無法達到的,例如我來自克羅埃西亞的父母在前往美國西雅圖的展覽開幕後的幾個月,他們的身影仍如星座般被勾勒在這件作品裡。

 

再來,《SHADOW INVERTED》則是我為 MICROSOFT RESEARCH 所創建的視頻,它受到了影子的啟發。在現實世界的光,就如同在陰影中的黑暗,藉由光線的移動,一個人的影子好似撇見了這個世界,搜尋著未知道事物,實際上卻是一無所獲的,當這件作品裡每個獨立成型的倒影相互接觸,傳遞著是穿越日常生活的空間之旅。

 

 

WE ARE ALL MADE OF LIGHT

 

 

X : 當前情感科技與真實感官的關係如何?什麼是人工智慧的極限?

 

M : 這是一個要求技術的時代,社會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有可能為了技術利益而創建技術,而這將使我們付出沈重的代價—「社會疏離 MASS ALIENATION 」。隨著科技接管我們的生活,賦予其人性化維度的緊迫性也逐步加重,目前最淺顯的例子應該是關於人工智慧的發展,然而這些東西都是在狹窄與特定重點的價值體系內被創建的,我們被迫使持續對非線性思維、直覺與同理心開放。我認為普遍採用一維方式來使用技術,將會對社會構成威脅,為此我重新將AI作為吸引人類情感、促使彼此之間聯繫的工具,透過詩意核心來制衡目前人工智慧的導向。

 

 

X : 就沈浸式藝術而言,妳認為它的「潛在空間」是哪裡?而如今全球正面臨疫情,這樣的藝術型態能在居家得到一個怎樣的發揮?

 

M : 隔離的這段期間確實加劇了人們的恐懼感,現在大家比以往更需要喚起一種與過去、現在及未來人們相連的感覺,而這也是我許多沈浸式裝置的創作核心。處在這個新社交距離的時期,公眾或許無法進入特定場所來感受這樣的啟發,這時 AR 與 VR 將是我們與其他生物聯繫的一個有效媒介。做為藝術研究的一部分,我正投入以虛擬現實來實現止痛效果的研究,探索著 AR 與 VR 互動的崇高度,以及它們在 COVID-19 疫情中緩解痛苦的可能。我衷心希望大家能從這場危機中脫離出來,對世界有更深刻的認識,並與親人重新建立聯繫,意識到自己與周圍人們相連的重要性。

 

 

 

 

MAJA PETRIC

ARTIST

BASED IN SEATTLE, WA, USA.

 

IG / @maja_petric

WEB / WWW.MAJAPETRIC.COM

 

 

 

 

editor > ralph lin, uniralph
interviewee > maja petric 
paper issue layout > lot 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