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ET BY TWISTED DIMENSION
WITH GWON OSANG
我們要先將拼貼這件事情拉到一個更寬闊的維度去,從平面進化到三維的空間。當第一個想到拼貼這個主題時,腦中首先連結到了韓國藝術家 GWON OSANG,但精確來說他的作品是關乎雕塑,只不過它們倚賴著大量的「相紙」。
如果很通融來看待這些拼拼貼貼的手法,以及帶點超現實的成品,或許兩者過程中的某些出發點並不遙遠,特別是他近期一系列肖像作品,帶著微微變形與延展的型態,特別能產生著一種趣味的時間感—來自不同時間點,卻被拼湊出一個完整的實體。GWON 的創作明顯過度在一個游離於兩個維度的視角,這種腳踏兩端世界的主意也不單是形式上的事,就連藝術家許多的切入點也是,好比他許多以娛樂產業明星出發的立體作品,以為要闡述消費主義,卻可能是在致敬野獸派的肖像畫,而這種跨時空的錯置或者說融合,也實現了我們這期想捕捉的不期而遇,儘管它可能是有意識的表現著無意識。
Y’S BUSTS-E, 2016-2018, C-PRINT, MIXED MEDIA © GWON OSANG AND ARARIO GALLERY
X CONVERSATION
ARTIST, GWON OSANG
X : MILKX (EDITOR RALPH LIN)
G : GWON OSANG
X : 讓我們從「維度」這件事開始吧。我們想許多人都很好奇,為什麼你想將平面照片裡的角色重置成 3D 雕塑呢?
G:我第一次嘗試攝影雕塑是在 1998 年,那時候我還在雕塑系學習,由於攝影也是從藝術世界發展而出,所以這讓我想到了用二維材料來創建一個立體雕塑。此外,相紙是一種重量相當輕的材料,於是製作「輕質雕塑」也變成了另外一種嘗試。
X : 作為一位藝術家,你覺得「永恆」是可能的存在嗎?
G:我相信作品一定可以比藝術家來得更長壽,但是我並不確定是否有任何東西是永恆的。
X : 從你近期的作品中,我們也在雕塑上發現更為大量的錯位表現,這使得它看起來就像一個立體的拼貼畫,超現實主義對你產生了什麼影響嗎?我們相當好奇!
G:早期的肖像雕塑是在沒有基礎設施的狀況下,通過彎曲相紙製作而成的,看起來相當抽象,但在後期的作品中,我決定在一定程度上強調照片的平面性,同時讓整體看起來相對具象和寫實些。好比2016年的半身像系列,就是以韓國演員劉亞仁(YOOAH-IN)為藍本,體現了從抽象到具象的五個階段,而這系列受到了馬諦斯(HENRI MATISSE)在1911年《JEANNETTE》系列的作品影響。
後來自2020年以來,我便一直在創作抽象的半身像和雕塑,這些靈感也來自另一位藝術家亨利·摩爾(HENRY MOORE)。亨利的許多雕塑都是從繪畫開始,這些會畫描繪了二次世界大戰時,躲在防空洞裡的人們,那也就是為什麼我近期許多作品都呈現斜倚的姿態。在某種程度上,這反映了當前社會的所經歷的大流行病。
CLINING FIGURE 3, 2020-2021, C-PRINT, MIXED MEDIA © GWON OSANG AND ARARIO GALLERY
RECLINING FIGURE 2, 2020, C-PRINT, MIXED MEDIA, 197 X 69 X 92(H) CM © GWON OSANG AND ARARIO GALLERY
X : 這期我們探討著「隨機性」,你喜愛不期而遇的生活片刻嗎?又為什麼呢?
G:我應該會覺得是「擁抱」,而不是「享受」這種巧合。這樣我就可以接受自己在創作過程裡的可能產生的意外。
X : 不確定的發生是每位藝術家創作過程裡會嚐到的事,對於你的雕塑而言,最大的不確定性是什麼?
G:對於目前而言,我最大的不確定是現在的流行病。我有一個五歲的兒子,和一對三歲的雙胞胎,如果我的小孩因為 COVID-19 的政策而無法參加日間托照,我在工作室的時間也將大受影響。因此,我的任務是要提前所有作品、合作的截止日。
X : 或許像社會的觀察家,你不少作品反映了流行文化,為什麼喜歡這樣的取材?
G:對我而言,任何事情都有能投射到作品之上。
X : 就你而言,像 NFTs 這樣新數位藝術的浪潮,會如何影響以實體作品為呈現的藝術家?
G:就像在虛擬世界擁有的另一片遊戲場,超越物理空間,我當然可以在裡面展示自己的作品。
X : 未來還有什麼物件或是角色你想用相紙雕塑來實現的嗎?
G:我想要用我的技術再一次重現人體的解剖學,這是雕塑世界最重要的主題之一,其次是經典的雕塑與國寶作品。
左 ORCHID AND STOOL, 2013, C-PRINT, MIXED MEDIA, 43 X 33 X 80(H) CM © GWON OSANG AND ARARIO GALLERY
右 AT TEMENGGONG 28, 2013_2018, C-PRINT, MIXED MEDIA, 38 X 35 X 110(H) CM © GWON OSANG AND ARARIO GALLERY
GWON OSANG
INSTAGRAM / @GWONOSANG
WEB / OSANG.NET
editor, planner > ralph lin
interviewee > gwon os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