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最大草間彌生展在北師美術館!四大必看亮點探索藝術嘻皮女王的腦內世界!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北師美術館 2024 12 21 日隆重推出眾所矚目的年度展覽「草間彌生的『軌跡』與『奇跡』——W COLLECTION & MORE 1951-2005」,由林曼麗名譽教授擔任總策畫,本次展覽重現草間彌生與臺灣接觸的原點——特別重製 1998 年台北雙年展現地裝置作品《圓點的強迫妄想》,並聚焦 1951 年至 2005 年間其百轉千迴的藝術創作生涯。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北師美術館 2024 年 12 月 21 日隆重推出眾所矚目的年度展覽「草間彌生的『軌跡』與『奇跡』——W Collection & More 1951-2005」。

距離2015年在國立臺灣美術館的《夢我所夢:草間彌生亞洲巡迴展》,令草間迷期待多年又能再度眼見大師的腦內世界。現年高齡96歲的草間彌生,為當代藝術史上最具代表性及顛覆性的創作者之一。1929年生於日本長野縣松本市,1957年移居美國,1973年後返回日本定居。草間彌生學生時期受日本畫訓練,卻不囿於傳統藝術形式的框架,由個體的生命經驗轉化、發展出獨樹一格的藝術語彙,作品媒材遍及繪畫、雕塑、拼貼、行為展演、錄像及大型裝置等,並跨足時尚產業,以其鮮豔奔放的色彩、大膽具原創性的創作題旨及形式聞名於世,從工作室游擊到廣場、公園、證券交易所、美術館甚至教堂等公眾場合,在一片反戰聲浪中,草間彌生以身體行動高喊「愛與和平」,在參與者身上繪製令彼此消融的圓點,奠定草間彌生「嬉皮女王」的地位。

北師美術館 草間彌生的『軌跡』與『奇跡』個人介紹牆面。

這次展出除了公眾熟知的圓點、無限的網等標誌元素,本次亦展出較少曝光之1960年代行為錄像作品及草間彌生設計繪製的服飾、1970年代的拼貼創作,以及1980至90年代的巨型裝置作品,除了重製的《圓點的強迫妄想》,其餘作品皆為首次在台展出!同時在分出四個小主題——「草間的綻放」、「圓點・原點」、「草間的蟄伏」、「LOVE FOREVER」,共展出70 組/件精選作品,涵蓋繪畫、拼貼、軟雕塑、大型裝置、行為展演錄像、服裝等多種創作形式,讓草間迷能一次滿足。

這次「草間彌生的『軌跡』與『奇跡』展出較少曝光之1960年代行為錄像作品及草間彌生設計繪製的服飾、1970年代的拼貼創作,以及1980至90年代的巨型裝置作品。

 

 


必看亮點一:
《圓點的強迫妄想》6公尺超大型氣球

此次北師美術館與草間彌生工作室緊密合作,結合日本工法和台灣在地技術,26年後重製原尺寸的七顆螢光粉紅黑點氣球,經典重現於北師美術館的挑高展廳中。

這次特別重現台北雙年展創作巨型現地裝置《圓點的強迫妄想》,以七個帶有黑色圓點的螢光粉紅氣球滿佈北美館的中庭,是為草間彌生以巨大雕塑與公共空間對話的重要節點。並由草間彌生工作室跨海監製,結合日本工法和台灣在地技術,26年後重製原尺寸的七顆螢光粉紅黑點氣球,經典重現於北師美術館的挑高展廳中。6公尺高的玻璃帷幕如同渾然天成的鏡屋,觀眾可穿行於氣球之間,鏡射的氣球與空間中的實體氣球相互映射,創造出迷離失重的身體感受。


必看亮點二:
觸手造型的軟雕塑裝置《永劫回歸》

從附著物發展為觸手造型的軟雕塑裝置《永劫回歸》,展現出其強大的生命力及創作泉源。

《圓點的強迫妄想》創作的1990年代,是草間彌生1973年自美國返日後,重回國際觀眾視野,而後大放異彩的關鍵時期,是謂「草間的綻放」:度過沈潛時期、透露著神秘靜謐氛圍卻又生機盎然的《夜晚的花瓣》,是圓點又像細胞增生的《夕照》,如同其藝術宣言般的《幻影的彼方》裝置及《草間的房間》錄像,以及從附著物發展為觸手造型的軟雕塑裝置《永劫回歸》,展現出其強大的生命力及創作泉源。

草間彌生的『軌跡』與『奇跡』作品之一 :《夜晚的花瓣》。


必看亮點三:
《點》和《自畫像》回到二十歲的草間彌生

草間彌生的『軌跡』與『奇跡』作品之一 :《自畫像》。

草間彌生的『軌跡』與『奇跡』作品之一 :《點》。

展覽從「綻放」始,再倒敘回到草間彌生創作的萌發時期「圓點・原點」——從二十來歲的作品《點》和《自畫像》一探她早期的圓點樣貌、對自我形象的探討和塑造,《東方鄉愁(日本漆樹)》等作則展現其精湛的日本畫功,以及初至美國藝壇闖蕩時所繪的《海底》,已然可見「無限的網」系列作品雛型。


必看亮點四:
《驅迫意象》鋪天蓋地的網住一切

草間彌生的『軌跡』與『奇跡』作品之一 :《驅迫意象》。

來到地下室的「Love Foever」,回看1960年代草間彌生於紐約時期的「乍現」行為錄像、伴隨演出而設計繪製的服飾,以及早期的環境裝置《驅迫意象》:「網」鋪天蓋地延伸至各種現成物之上,人台、家具、動物、食物等,是《幻影的彼方》的最原初版本。


草間彌生的『軌跡』與『奇跡』展場限定紀念卡。

草間彌生的『軌跡』與『奇跡』周邊紀念商品。

草間彌生的『軌跡』與『奇跡』周邊紀念商品。

展覽資訊:

草間彌生的「軌跡」與「奇跡」——W Collection & More 1951-2005

展期|2024.12.21 – 2025.05.04

地點|北師美術館

地址|台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二段134號

開放時間|週二至週日10:00-18:00,每週一、除夕、初一休館。


editor > sophia liang
photo > 北師美術館、milkx ©shanny liu

FENDI的「HAND IN HAND」企畫案自 2020 年從義大利展開,腳步逐漸擴大到美國、日本、中國、馬達加斯加及蘇格蘭等地,將FENDI 結合自點匠人之間的關係,強調由FENDI 配件與男裝藝術總監SILVIA VENTURINI於 1997 年設計出的 BAGUETTE包款是品牌的經典之作,把極具辨識度的BAGUETTE包款成為一張畫布,讓各地的藝術家和匠人發揮創意,帶來無盡變化。這項計畫邀請各地不同的工作室和工坊,運用當地工藝來詮釋 BAGUETTE 包款,將傳統的包身結構變成名副其實的藝術品。「HAND IN HAND」企畫案一名代表工匠的雙手與 FENDI 工匠的雙手相遇,為合作設計出的BAGUETTE包款賦予獨特生命。

FENDI 攜手國際知名澳洲紡織藝術家 NATALIE MILLER,為品牌的「HAND IN HAND」企畫案進行創作。


FENDI X NATALIE MILLER
完美體現對手工藝術的敬重

今年2024 年FENDI 攜手國際知名澳洲紡織藝術家 NATALIE MILLER,為品牌的「HAND IN HAND」企畫案進行創作。MILLER 位於澳洲南部高地EAST KANGALOON的工作室,運用手工染色的澳洲美麗諾羊毛製作散發無盡活力的掛毯。她的工作室坐落在綿延起伏的鄉間小路上,這裡為她帶來源源不絕的設計靈感,澳洲豐富的景觀和聲音深深地影響著她的藝術作品。她迷人的掛毯非常具有辨識度,裝飾在居家環境中,為世界各地的家庭帶來歡樂和色彩。

MILLER 運用 STURT GALLERY & STUDIOS 技術,為 FENDI「HAND IN HAND」企劃創作了全新 BAGUETTE 包款。

MILLER 始終堅守著對手工藝的深厚熱愛,這份熱情與 FENDIHAND IN HAND」企劃的精神不謀而合。她在創作過程中延續了不使用工具的傳統,致力於製作精美的掛毯,這一古老技藝的傳承,完美體現了FENDI 對手工藝術的敬重。為了精通這門技藝,MILLER曾在澳洲歷史最悠久的設計機構STURT GALLERY & STUDIOS學習兩年,並掌握了里亞毯結的精湛技法。她運用這項技術,為FENDIHAND IN HAND」企劃創作了全新BAGUETTE包款。

MILLER 選用了來自塔斯馬尼亞的美麗諾羊毛,為 FENDIHAND IN HAND」企劃創作了全新BAGUETTE包款。


來自塔斯馬尼亞的美麗諾羊毛的柔軟與奢華

這次合作,MILLER延續了澳洲的經典風格,選用了來自塔斯馬尼亞的美麗諾羊毛。這種羊毛因其柔軟與奢華的質感而著稱,並向澳洲南部高地的自然景色致敬。羊毛由新南威爾斯的 NUNDLE WOOLLEN MILL加工,這家工廠是澳洲少數幾家仍自製羊毛紗線的老牌毛紡廠之一,其機器可追溯至 1900 年代初期,致力於延續傳統工藝,將歷史悠久的製作方法應用於現代紗線的生產。

MILLER這次的創作風格相比她過往的作品,更加細膩精緻。她選擇了柔和的中性色調,捕捉澳洲南部高地錯落田野與金色夕陽的自然景觀。她還採用了當地植物提煉的有機染料,並使用來自澳洲東岸尤加利樹的樹葉和樹皮,通過手工染色的方式製作羊毛。這些染色後的羊毛會經過晾乾處理,再用手工紡織成球狀,最終在織布機上使用傳統技術進行編織,包括平紋編織、里亞毯結和流蘇等工藝。


向澳洲南部高地的景色和傳統工藝致敬

這款 BAGUETTE 包的每一個細節都反映了MILLER精湛的工藝與古老手藝的精髓。包身與肩帶融合了多種傳統手工技術,而內襯的白色帆布則印有 FENDI FF 圖案,增添了獨特的個人風格。包包的手柄和口袋使用奶米色皮革,搭配塗漆皮革搭扣,銀色鍍鈀裝飾則為經典輪廓注入現代感。

這款全新BAGUETTE包款是 FENDIHAND IN HAND」企劃的亮點之一,完美展示了品牌對手工藝的敬意,並向澳洲南部高地的自然景色和當地傳統工藝致敬。透過精緻的編織工藝,這款包包生動地講述了兩個文化交匯的故事,從義大利到澳洲的工藝傳承,將兩種精彩的手工藝術相融合。


editor > sophia liang
photo > fendi

「這一系列是色彩塑形之作,我想尋求一種方式來表達這種基本現象:愛馬仕 的色彩。並以此建立一個強大、自主和獨立的特性。」
_PIERRE HARDY,愛馬仕珠寶創意總監


暢遊一場愛馬仕悉心創作的色彩之旅,透過千姿百態的作品系列,探索多樣的型態與材質。來自愛馬仕珠寶創意總監PIERRE HARDY所設計的全新愛馬仕高級珠寶系列篇章,帶有好奇和自由的氣息,就像一場不拘一格、 光芒四射的漫長而驚險旅程的各個階段,透過刺激視網膜上的接受器來賦予色彩生命。PIERRE HARDY 歌頌了這一現象的效應,捕捉無形的色彩並擁抱其形式,全新系列描述一場思辨的過程、一場光感知的實驗。

PIERRE HARDY 創作手稿

PIERRE HARDY 創作手稿

PIERRE HARDY 創作手稿


PORTRAITS DE LA COULEUR 色彩肖像

顏色和幾何形狀之間的共鳴概念激發<PORTRAITS DE LA COULEUR 色彩肖像>章節,戒指以精妙結構,展示各種出人意料的組合:紅寶石在正方形中揮灑炙熱朱紅、綠柱石在三角形吐露明媚黃色、藍寶石透過圓形流淌悅目碧藍……


FRESH PAINT 靈動彩筆

<FRESH PAINT 靈動彩筆>章節以其單色線條傳達了用寶石繪畫的錯覺。 寶石和半寶石呈現出深邃、 細緻的阿拉伯式花紋色彩。細緻的珠寶作品創造了這種動態的印象,並為作品增添了體積和質感,形成了令人驚嘆的海市蜃樓幻象。


ARC EN COULEURS 繽紛如虹

<ARC EN COULEURS 繽紛如虹>章節中柔軟、起伏的形狀貼合身體曲線,其柔和的色彩引發了遐想。 鉸接式手鍊和項鍊是精湛的網狀技術的結晶。項鍊的漸層色彩選用了近 1,400 顆寶石鋪鑲呈現。


HERMÈS DIAPRÉS 愛馬仕流彩

<HERMÈS DIAPRÉS 愛馬仕流彩>章節中的戒指、手鍊和項鍊均由中心的寶石組成:祖母綠切割白色鑽石或藍寶石,散發著柔和的彩色光芒。它們的光彩照亮了虹彩珍珠母貝的建築主題,並與長方形切割、彩色寶石和鑽石相互映襯。為了改變項鍊的初始設計,這款絕無僅有的項鍊上的 珍珠母貝是經過單獨切割成適合的大小後一一鑲嵌。


SUPRACOLOR 流光溢影

<SUPRACOLOR 流光溢影>章節中引人注目、擁有建築線條的珍貴作品,有一條獨一無二的項鍊, 展示了光波的衍射、從黑色到白色的律動,以及透過鑲有耀眼三角形切割鑽石的金紅石石英棱鏡,呈現出彩色光芒。


LES FORMES DE LA COULEUR 色彩之形

<LES FORMES DE LA COULEUR 色彩之形>珠寶系列引發大膽的邂逅,激發矛盾並創造驚喜。 像是「COLOR VIBES 色彩氛圍」一章中的圓形、不對稱形狀與經典切割的寶石搭配,例如祖母綠切割出的祖母綠或長方形切割的坦桑石。同時「COLOR FLASH 彩色快門」章節中的高度幾何形狀的作品密鑲著色彩鮮豔的寶石,類似於像素化的數位影像,項鍊獨特創新的結構意味著有多種長度的佩戴方式。

COLOR VIBES 色彩氛圍


COLOR FLASH 彩色快門


愛馬仕秉承其最初的馬具製造商和馬鞍工匠技藝,在高級珠寶方面以獨特的方式呈現,秉承這種大膽的精神,全新珠寶系列以其鮮明的造型和鮮豔的色彩,散發出強烈的情感。


editor > albee chen
phtoto > hermes

是什麼場合,能讓表演藝術圈資深舞蹈人和新興世代同台較勁?答案就是:樹林跳島舞蹈節(WE ISLAND DANCE FESTIVAL:SHULIN JUMP),一個廣納多元舞種、性別、年齡界限,呈現台灣「舞蹈光譜」的舞蹈節,將在10月21日至 11月3日於新北市樹林藝文中心、樹林區校園和街廓登場。


16 位舞蹈人同台 跳出「台灣舞蹈光譜」

跳島舞蹈節(WE ISLAND DANCE FESTIVAL)從 2018 年「新竹跳」開始,在2020 年跳進新北市樹林區,2024年邁向第 5 屆的「樹林跳」,延續「讓舞蹈擴散」初心,今年由新北市文化局、樹林藝文中心和驫舞劇場主辦、OISTAT(國際劇場組織)協辦、陳武康、蘇威嘉、魏琬容共同策展,集結張曉雄、古名伸、吳義芳、魏光慶(古牧特.法拉)、鄭伊雯、葉名樺、李惠雯等人一起同台較勁。

而本屆更以「舞緣來做伙」為主題,規劃三場售票演出:招牌節目《身體我的名片》、《《金樹林大舞廳》》免收費工作坊、【舞蹈帶我走】系列講座,更「首辦」藝術市集,透過新型態展演,兼容多元性、知識性、推廣性,廣邀民眾「登島」一起跳。

2024樹林跳:跳島舞蹈節-講座。


舞蹈馬拉松《身體我的名片》、《金樹林大舞廳》打破觀演邊界

招牌節目《身體我的名片》自首屆跳島舞蹈節推出迄今叫好叫座,由 16位舞蹈人、每人15分鐘、總計6.5小時豐富內,享有「舞蹈馬拉松」美譽。本年度邀請一眾舞蹈人不乏跨世代、性別、年齡、族群的多元組合:甫從臺北藝術舞學舞蹈列退休的張曉雄、「台灣接觸即興之母」古名伸、今年發表《吳義芳60獨舞《ME/ WE》的吳義芳;魏光慶(古牧特・法拉,撒奇萊雅族)、潘巴奈(阿美族)、緬甸新二代彭云緹,成長於澳門、現居台灣的菲律賓裔舞蹈人ALBERT GARCIA則展現不同族群的獨特身體語彙。

這16名舞蹈人採故事入舞,藉身體說故事,結合肢體演出、演說式展演、對話互動等形式,打破常態展演邊界,我你一覽台灣「舞蹈光譜」。另外舞獲好評、今年續辦的《金樹林大舞廳》定調八〇年代復古趴,撤掉觀眾席,大膽改造樹林藝文中心,特邀 DJ YEXIAO 夜洨(知名攝影師登曼波另一個 DJ 身份)和 ANDY CHIU 四小時不間斷打碟放送,請島民復古DRESS CODE一同大秀舞步。

2024樹林跳:跳島舞蹈節-金樹林大舞廳。


工作坊、講座、首辦市集,一覽舞蹈多重宇宙

除了節目展演,亦藉由身體工作坊、講座、校園巡禮、首辦「跳島福利站—藝術市集」散播表演藝術種子,只要你發現,舞蹈一直在身邊。連續兩週的16場「舞蹈在一起」工作坊,由《身體我的名片》16名舞蹈人/藝術家開設,分為一般篇、專業篇,從入門肢體開發至專業身體訓練,人人都能在其中找到屬於自己的舞步。【舞蹈帶我走】系列講座邀請舞評人張懿文分享《當舞蹈進入美術館》,街舞人陳彥霖、黃培韶(A-YAO)、囂張對談《街舞:我們的信念與熱情》。

2024樹林跳:跳島舞蹈節-身體我的名片。

舞緣來做伙氣氛挑動藝文中心周遭街廓,亦持續深耕在地,規劃校園巡禮工作坊與學子相遇,今年更首辦「跳島福利站——藝術市集」,計有多位斜槓舞蹈人共襄盛舉,串連秀泰生活樹林店、新北市圖書館樹林分館「行動書攤」、貓路徑等在地文創商家,邀民眾來做伙!

2024樹林跳:跳島舞蹈節-工作坊。


節目資訊:
2024樹林跳:跳島舞蹈節(WE ISLAND DANCE FESTIVAL:SHULIN JUMP
時間:10/21—11/3
地點:新北市樹林藝文中心、樹林地區學校與街區


參與藝術家與講者:王甯、古名伸、吳義芳、李蕙雯、張曉雄、張懿文、陳彥霖、彭云緹、温其偉、黃培韶(A-Yao)、葉名樺、董怡芬、潘巴奈(PANAY PAN)、鄭伊雯、謝知穎、魏光慶(古牧特.法拉)、囂張、ALBERT GARCIA、ANDY CHIU、YEXIAO夜洨

演出資訊:
《身體我的名片》I AM MY BODY
時間:11/2—3(六、日)11:00—17:35
售票:OPENTIX

《金樹林大舞廳》DANCER IN DA HOUSE
時間:10/26(六)16:00—20:00
售票:OPENTIX

舞蹈帶我走/講座
《當舞蹈進入美術館》
講者:張懿文
時間:10/24(四)19:30—21:00
報名:ACCUPASS
《街舞:我們的信念與熱情》
講者:陳彥霖、黃培韶(A-Yao)、囂張
時間|10/30(三)19:30—21:00
報名:ACCUPASS 

舞蹈在一起/身體工作坊
時間:10/21—11/1共16場
報名:ACCUPASS

跳島福利站—藝術市集
時間:11/2—3(六、日)11:00—傍晚
地點:樹林藝文中心外、秀泰生活樹林店街廓


editor > sophia liang
photo > 2024樹林跳:跳島舞蹈節

斜槓是現代人的必備技能之一,畢竟有兩把刷子絕對不夠。想要斜槓人生更完美,那就一定要探索史上最強斜槓天才達文西的腦內世界。2024 年夏天絕對不能錯過的國際級高規格大展《達文西體驗展-超越 500 年的輝煌》,將於 2024 年 6 月 14 日於台北松山文創園區正式開展!這次展出是由創下全台超過 30 萬參觀人次的《再見梵谷-光影體驗展》團隊一手策劃,再度突破以往沉浸式展演格局,以文藝復興巨擘-李奧納多達文西為主題,結合近 50 件跨海來台的珍貴實體展品,加上 5 公尺巨幕光影音盛宴,打造兼具娛樂與教育意義的嶄新體驗,讓觀眾徜徉虛實之間,穿越時空感受達文西橫跨科學與人,文藝術的輝煌成就。現在就來看看《達文西體驗展-超越 500 年的輝煌》5大亮點吧!

《達文西體驗展-超越 500 年的輝煌》,將於 2024 年 6 月 14 日於台北松山文創園區正式開展。

《2024達文西體驗展》亮點1:羅馬達文西體驗館近50 多件實體藏品跨海來台

早在 500 多年前,地表史上的斜槓王達文西就繪製了飛行器、汽車、戰車、潛水艇等設計圖稿,至今都讓現代科學家、發明家驚嘆不已,《達文西體驗展》集合了近 50 件由羅馬達文西博物館官方授權的珍貴實體展件,像是方便達文西觀察物品的八面鏡屋,只要把東西放進去就能看到物品的所有面向、觀察鳥類翅膀到螺旋式的各種型裝置和降落傘、至今車子裡都還在使用的輪軸機械、潛水裝備、甚至設計的服裝等,都讓人親身體驗達文西的前瞻視野與驚人想像力。

《達文西體驗展》將有近50件達文西博物館藏品跨海來台。

《達文西體驗展》實體展區-飛行器區。


《2024達文西體驗展》亮點2:高規格沉浸式環繞光影內容首度震撼呈獻

這次2024《達文西體驗展》延續《再見梵谷-光影體驗展》的震撼視覺效果,使用了由澳洲策展公司GRANDE EXPERIENCES開發的 SENSORY4TM 沉浸式投影系統,透過當代科技轉為動態影像,以 5公尺巨型銀幕呈現《蒙娜麗莎》與《最後的晚餐》等經典畫作,完整 25分鐘光影內容帶大家直接走入超乎想像的細膩筆觸,播放順序依照達文西的創作年份、畫作到舞台劇等,感受達文西透過暈塗法、透視法與光影層次追求藝術極致的表現,搭配上巴哈、莫札特、韋瓦第等大師譜寫的古典樂章,以及為展覽調製的特殊香氛,讓視覺、聽覺、嗅覺全然沉浸於文藝復興令人醉心的優雅氛圍。

完整 25分鐘光影內容帶大家直接走入超乎想像的細膩筆觸。

2024《達文西體驗展》高規格沉浸式環繞光影內容首度震撼呈獻。


《2024達文西體驗展》亮點 3:維特魯威人黃金比例現場測、《AI 達文西畫室》

兼具娛樂與教育意義的《達文西體驗展》,網羅多種提供觀眾身體驗的互動區域,除了還原達文西發明手稿的奇幻空間《八面鏡屋》,讓觀眾直闖達文西腦內探索不可思議的創意思維,也在現代科技的輔助下,在《化身維特魯威人》一面解析《維特魯威人》的創作脈絡與概念,一面讓觀眾實測自己的體態比例,是否符合達文西所認定的「完美黃金比例」。除此之外,台北站獨家打造《AI 達文西畫室》,跨時空請到達文西,親自為觀眾繪製文藝復興風格肖像畫。多元化體驗讓不同年齡層的觀眾都能輕鬆走進達文西的世界,從他的創意奇想中獲得啟發,為生活激發出無限可能。

《達文西體驗展》互動裝置-化身維特魯威人黃金比例立刻測量。

《達文西體驗展》互動裝置八面鏡屋,可以用來觀察物品的全貌。

現場可付費體驗台北站獨家打造《AI 達文西畫室》,看看自己中古世紀長怎樣的超好玩互動體驗。


《2024達文西體驗展》亮點 4:蒙娜麗莎的25個秘密在這裡

達文西最著名的畫作《蒙娜麗莎》至今都有解不開的謎題,這次的特展也告訴大家蒙娜麗莎的25個秘密,透過工程師帕斯卡爾・科特(Pascal Cotte)獲羅浮宮授權的近距離拍攝與長達十年的分析研究,也在展覽中揭開橫跨五個世紀的乖舛命運,揭開微笑背後神秘的面紗,以及畫作與現在模樣大相徑庭的真實樣貌。更有《蒙娜麗莎》完整複製畫,連畫板背面都仿真復刻。

這次的特展也告訴大家蒙娜麗莎的25個秘密。


《2024達文西體驗展》亮點 5:必買獨家聯名周邊商品

此次的周邊紀念品都是台灣站獨家,包還T恤、燈心絨布包、磁鐵、鑰匙圈吊飾等。

看展完畢後就來到周邊商品區。此次的周邊紀念品都是台灣站獨家,包還T恤、燈心絨布包、磁鐵、鑰匙圈吊飾等,其中還兩款獨家限量商品:與小高潮色記事務所聯名的台灣特色明信片、與drunk drunk聯名的蒙娜麗莎玻璃杯,千萬不能錯過。

其中還兩款獨家限量商品:與小高潮色記事務所聯名的台灣特色明信片、與drunk drunk聯名的蒙娜麗莎玻璃杯,千萬不能錯過。

 

「達文西體驗展 – 超越 500 年的輝煌」展覽資訊:
▸ 展覽時間:2024 年 6 月 14 日 (五) 至 9 月 29 日 (日)
▸ 開放時間:每日 10:00 ~ 18:00
▸ 展覽地點:松山文創園區 一號倉庫(台北市信義區光復南路 133 號)
▸ 購票方式:KKTIX 及全台全家便利商店(展期刷國泰世華 CUBE 卡獨享購票 9 折優惠)
詳細票價資訊:
全票:450
學生票:420(滿六歲以上學生,出示學生證)
特會票:225(65歲以上長者)
購票資訊已現場為主。
editor > sophia liang
photo > KKLIVE

巴黎世家總有新鮮事!

不只是具有渾厚高訂工藝,在維繫傳統時裝屋精神的同時 BALENCIAGA 更敢於玩創意、大膽創新。這幾年掌握絕對討論熱度與話語權的BALENCIAGA,這個五月夏天開季再度帶來驚喜之作: BALENCIAGA X BFRND 時裝音樂跨界合作。BALENCIAGA 與法國作曲家兼音樂人 BFRND 的攜手,旨在探討音樂之於 BALENCIAGA 創作與文化傳遞重要意義。

 大秀靈魂伴侶: BGM音樂

2017年以來,BFRND 始終在 BALENCIAGA 大秀上扮演音樂靈魂角色,的以其標誌性跨越流派音樂風格及電子樂、古典樂曲熱愛而聞名。本次完整的<BALENCIAGA MUSIC | BFRND>限量音樂合作系列,從限定發售的T恤及拉鍊連帽衛衣服飾單品到 BFRND 創建獨家4小時音樂特輯,並且釋出由攝影師 MELCHIOR TERSEN 專為本系列拍攝之廣告大片,借鑒復古肖像風格,將藝術家本人描繪為哥德家族成員。

 I WANT TO PLAY A GAME!

服飾每件附有嵌入NFC (近距離無線通訊)晶片的仿製通行卡,不但透過聯名將藝術靈感透過具體的方式呈現之外,更創造了原創8位元電子遊戲,提供充滿創意樂趣的360°全方位沉浸式體驗-BFRND:THE GAME

「BFRND:THE GAME 」遊戲帶領玩家體驗不同 BALENCIAGA 大秀場景及聆聽獨家秀場音樂,包含冬季21、冬季22、春季24和夏季24等季度的發佈秀。身歷其境的玩家操控 BFRND 角色在各季場景中突破重重阻礙,收集 BALENCIAGA 標誌性設計以獲得積分。

立即點擊試玩 >>> BFRND:THE GAME


BALENCIAGA 時尚電競戰隊

這場來自 BALENCIAGA 號召的全球時尚電競競賽隨遊戲發佈而啟動,總積分最高前 30 名玩家將獲得專屬獎勵。此外所有玩家均可通過指定微信小程式或位於蒙田大道 BALENCIAGA 巴黎旗艦店內觸控螢幕體驗遊戲前三關;作為福利關卡的第四關需通過<BALENCIAGA MUSIC | BFRND> 限定產品中植入的 NFC晶片方可進入。

 

BALENCIAGA X BFRND 聯名系列哪裡買>>>
全台 BALENCIAGA 精品店及 BALENCIAGA 官網限量發售


editor > albee chen
photo > balenciaga

AGNÈS女士的時裝世界裡,她不做「時尚」,而是致力創造有故事的風格。她將法國獨有的風情與浪漫活成了屬於她的生命意義。回顧AGNÈS B.一路走來無以計數的產品創作,它們看似豐富而多元,實則持續秉持著AGNÈS女士設計的初心,真實地由面對生活的誠摯喜好感受裡萃取出靈感,再將靈感化作系列主題,盡興的勾勒完整樣貌。而位於日本京都的AGNÈS B. GION祇園概念店,亦是依循她一如繼往的創意脈絡而誕生。將她初次造訪京都時,這座千年古城帶來的驚喜與動人之美珍藏於心之外,進一步的於此停駐生活,過去有好長一段時間,AGNÈS女士選擇定居於京都。

憑藉著對京都的愛,去年迎接AGNÈS B.進駐日本40週年之際,品牌決定於京都以妥善保存古老町屋建築毗鄰的花見小路上揭幕AGNÈS B. GION祇園概念店。座落極具日本傳統文化代表性、歷史悠久的祇園區著名巷弄裡,AGNÈS B. GION祇園概念店彷彿時間與空間浪漫交錯的橋樑,將法式藝術、時尚與設計的悠然自若,溫柔親暱的沉浸在老京都的古韻美學空間裡,一樓獨特天井與日式庭園作為咖啡廳餐食空間及二樓陳列網羅自世界各地古著藝術家T恤及經典品項的展演/商店區域,猶如西洋與東洋交織的完美協奏曲。

咖啡、杯具呼應品茗或茶道的品味、一件件不局限於流行更迭的經典服飾,透過木造樑柱、障子、榻榻米及禪意氛圍烘托,全然合拍。因此,在過去的一年間,AGNÈS B. GION祇園概念店成為京都年輕摩登世代及全球造訪京都遊客喜愛前往的特色景點,在此佇足一杯咖啡時光歇歇腳,享受欣賞建築、藝術、文化及服飾之美的融合彙集。

AGNÈS B. GION
歡慶一週歲

今年四月迎接AGNÈS B. GION祇園概念店開幕一週年,品牌持續將法式優雅與日本傳統創意並行推進。一週年慶祝期間適逢KYOTOGRAPHIE京都國際攝影展舉行,而其中第12屆參展攝影師YORIYASYASSIN ALAOUI ISMAILI)亦是獲得AGNÈS B.支持贊助的藝術工作者。

YORIYAS以《CASABLANCA NOT THE MOVIE》為主題,捕捉居住地摩洛哥卡薩布蘭卡的生活日常,展示社會百態融入城市與公共空間的意象。因身兼編舞家且對於數學與西洋棋有著濃烈興趣,YORIYAS在拍攝時獨具幾何概念視角,畫面結構充滿對稱平衡與力量感,因此AGNÈS B.安排與YORIYAS攜手合作推出展覽限定藝術家T恤與帆布袋,讓藝術影響隨著穿搭成為日常美感。

AGNÈS女士愛影像記憶也愛氣味記憶,這一點也成為週年慶的細節。邀請知名調香師齋藤智子(TOMOKO SAITO)以香師自旅行印記延伸,捕捉京都祇園、凡爾賽和馬拉喀什三座城市記憶為概念推出限定香氛禮盒,透過香氛氣味與GION、設計師AGNÈS女士之故鄉及KYOTOGRAPGIE YORIYAS攝影展影像背景相呼應,藉由嗅覺神遊穿越不同國度。

創意不設限!
品牌摯友-山田葵 特別企劃

AGNÈS B. GION祇園概念店開幕嘉賓山田葵(AOI YAMADA)也於一週年之際持續以她的生活題材與AGNÈS B.進行有趣的合作計劃WE LOVE OBENTO WITH AOI YAMADA!》。

結合山田葵料理人妻、演員、舞蹈家多重身份,訂製一系列趣味的「慶祝儀式」。疫情期間天天幫老公準備愛心便當因而在社群意外以愛妻料理備受關注的她,再度運用擅長的「OBENTO(便當)」發想,安排自起床準備、更一出門上工、製作便當到送到用餐顧客桌前的情境式便當人生日常即興舞蹈演出的同時,推出親自規劃監修運用京都特有蔬菜與調味料的概念店限定便當。

不只是健康美味,各式料理食材在白飯上活躍,尤其是別出心裁的排列條紋圖樣更是呼應AGNÈS B.標誌性元素。此外,餐盒外層以藝術家手繪祇園地圖方巾作為風呂敷包布,讓大和文化特色盡興的為AGNÈS B.法國品牌歡欣表達慶祝的雀躍心意。

然而,除了具體的便當,這次美味便當還延伸至全球經典之最的SNAP CARDIGAN開襟外套上,將其創作為外套胸前處的可愛刺繡徽章,並於日本境內限量販售100件,賦予聯名在愛好者們生活裡更臻美好的寓意。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agnès b. CAFÉ(@agnesb_cafe)分享的貼文

CHAT WITH AOI YAMADA

A:山田葵(AOI YAMADA)/ X:MILKX

X:首先請先與我們分享這款限定便當的創作設計靈感吧!
A : 我以每天為丈夫做便當為經驗基礎,這次特別選擇京都特色蔬菜和調味料來作為便當菜色呈現的主要元素,同時也與AGNÈS B. GION祇園概念店中擔任要角的AGNÈS B. CAFÉ輕食菜單設計者渥美彰人(ATSUMI AKIHITO)一起討論和交換意見,進而成為今天大家品嚐到的便當。特別想分享的是,因為我非常想嘗試加入帶有AGNÈS B.經典風格黑白條紋,這部分與渥美彰人強烈表達我的期待,最終巧妙的將配菜在白飯上排列出條紋樣貌,對於夢想在便當被細膩且具美味層次的實踐特別開心!

X:今天特意為AGNÈS B. GION祇園概念店設計以店內為舞台背景的即興演出,請分享其中編排巧思?
A : 抱持著「恭喜成立一周年」的心情參加這次的活動。去年參與AGNÈS B. GION祇園概念店開幕活動視覺拍攝,因此在一周年紀念再次獲邀,對我而言很溫暖也別具意義。我希望傳達在之後的每個日常,都能維持一種開心愉快的慶祝氛圍。大概是去年十二月左右得知一週年慶計劃,從那之後就開始構思企劃這個便當該怎麼表現我和AGNÈS B.彼此的特色。中間經過蠻多次試做及試吃,同一時間也包含親自參與餐墊的選擇,尤其以來自京都百年和紙,將其如彩虹般色澤映襯著便當,享受美味也在過程中感受京都的精緻美學。至於即興舞蹈表演,在某種程度上我已經有擬定一些初步想法和架構,以便當為主題的日常為發想,於是與這次演出音樂總監進行了剛剛大家看到一連串以店內為故事場景的即興創作。

X:在台灣的我們也好奇,妳眼中的京都是怎樣的一座城市?
A : 提到京都及京都印象,剛好此時正逢京都「都をどり」表演季節,據說此文藝活動是源自於明治五年(1872年),京都給我的感受是這裡蘊含許多像「都をどり」這樣悠久歷史的事物,它們被悉心的保留下來、被守護著。另外,在京都街道傳統街道與舞妓小姐擦肩而過的感覺,彷彿走進了電影的世界,這些非日常景象卻真實地出現在日常生活中,每每令我感到不可思議,從中感受到京都人文無可取代的魅力,也懂得這座城市為什麼如此教人迷戀,據說這份美好讓AGNÈS女士被深深吸引,因此過去選擇於此長住了一段時間。

X:演員、舞蹈家、模特兒、創作者再加上人妻等身分,日常如何兼顧這些斜槓角色?
A : 我喜歡烹飪,並和喜歡的人一起度過放鬆的時間。但更重要的是,我最喜歡表演,當看到觀眾沉浸在我的演出時,就會特別樂在其中,感受到「這就是我人生的目標」。我時常必須為演出大量地收集資訊與想法,這也讓我很享受每一個當下,我喜歡自己學習很多東西、也喜歡能和大家分享分享很多東西的一種狀態,希望有那麼一天,我能成為如同大家每天都要享用的「便當」般,有著不可或缺的存在價值、給予生活好的力量。我想,因為這樣的信念,所以這些斜槓角色是充實而快樂的,一切很自然。

X:一直以來與AGNÈS B.密切藝術性的合作,好奇AGNÈS B.如此吸引你的原因?
A : 我喜歡有挑戰性又有意義的工作,我會全力以赴迎接它們的到來。而對我來說,與AGNÈS B.的合作像是一個完成夢想的過程,可以跟他們一起共事很幸福,雖然還是會感覺到緊張,卻從來不覺得有壓力,他們給予我很大的空間與尊重,雙方一起追求最好的演出效果之外,設計師AGNÈS女士對於品牌的定位、她對環境的熱情,都是AGNÈS B.吸引我的原因。尤其尊重藝術、尊重表演者,重視演出品質及重視過程而不是只追求結果的觀點,也幫助我有更好的呈現。

X:便當從食物料理變身SNAP CARDIGAN開襟外套上可愛設計,請與分享你的CARDIGAN OOTD吧!
A : 我自己無論平常外出或出席稍微正式一點的場合,我都會開心穿上經典的CARDIGAN開襟外套。穿搭方面,我希望以更有趣的方式去展現它,甚至平常在烹飪時候偶爾也穿上CARDIGAN,我想即使稍稍被醬料噴濺到也沒關係,把開襟外套當成畫布,讓生活在上面即興創作塗鴉,以一種充滿玩心的方式讓它穿出獨一無二的風格,期待大家也試著用這樣的方式,選擇喜歡的彩色CARDIGAN或是實搭的黑色款都OK,用它寫下日常的小日記。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MilkX Taiwan(@milkxtaiwan)分享的貼文

AGNÈS B. GION
京都府京都市東山区祇園町南側570-128


editor > albee chen
photo > agnès b.

身為藝術工作者,跨越、突破框架,才有創造更多未來極限的可能。為此,法國國家舞蹈中心與編舞家MATHILDE MONNIER於2015年創辦的夏令營嶄新藝術盛會:CAMPING計畫,透過計畫聚集全球藝術家、舞蹈家、舞者與藝術院校學生,在這段期間透過肢體展演進行零距離交流,創造跨世代、跨族群之間的精彩對話。爾後由旅居巴黎的台灣藝術策展人—林人中,將此在巴黎舉辦的期間限定夏日藝術 共學合作概念邀請來台,與法國國家舞蹈中心及臺北表演藝術中心三方攜手,共同播下表演藝術的希望種子— CAMPING ASIA。

2023年11月20日至12月1日於臺北表演藝術中心(簡稱北藝中心)舉辦的CAMPING ASIA計畫完美落幕。而在合作夥伴香奈兒品牌支持下,2023年CAMPING ASIA承襲了2019年首屆推出的成就基礎,不僅擴大整體規模也豐富內容的多樣性。2023年CAMPING ASIA以營隊的形式概念,匯聚來自亞洲、歐洲與美國的藝術家及相關科系學生參與,實踐跨文化、跨領域的「OPEN FOR ALL」理念。

2023年CAMPING ASIA 官方影片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MilkX Taiwan(@milkxtaiwan)分享的貼文

20231124 SIMON MAYER工作坊@TPAC PHOTO by GRACE

2023年CAMPING ASIA 參加學員全體照。

香奈兒藝術與文化部門全球負責人 YANA PEEL 也表示:「我們很高興能支持臺北表演藝術中心這項跨世代、跨文化、跨領域的計畫,CAMPING ASIA延續了香奈兒品牌加速促進表演藝術之間創新、交流與合作的使命。成為北藝中心與法國國家舞蹈中心的合作夥伴推動我們進行在地化合作的理想抱負,從而促進全球性的文化發展,共同推廣藝術是『OPEN FOR ALL』的精神理念。」

香奈兒藝術與文化部門全球負責人 YANA PEEL。


開啟無限可能的藝術之旅

為迎接2024全新一年來臨之際,我們自CAMPING ASIA汲取靈感,透過象徵希望的新生代舞者們肢體躍動,述說一段未完待續的青春舞作。

身為舞者,在正式登台演出前,積累無以計數的長時間訓練,是靈魂心志的砥礪、是肉體突破極限的挑戰。幕前、 幕後,全身心專注於每一處肌肉的張力與舞動呈現。簡麟懿(CHIEN,LIN-YI)、高聖庭(KAO,SHENG-TING)、趙萱(CHAO,HSUAN)、蘇珮慈(SU,PEI-TZU)及利孟潔(LI,MENG-CHIEH),五位來自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的學生舞者,重返CAMPING ASIA舉辦的場域,聚集在臺北表演藝術中心的排練教室、戶外空間及天台,一起透過身體作載具,述說各自獨一無二藝術的力量。他們在此時代相伴共舞、更是彼此間亦敵亦友的定位。

攝影師以紀實視角所捕捉的瞬間即是他們青春熱湧流動的見證,身體和表情細節綻放著對舞蹈的摯愛,那些過往青澀歲月裡付出的汗水與淚水,成為謝幕時為自己喝采的感動笑顏。這份明亮燦爛的信念,會一直傳遞、照亮更年輕的學生舞者們。2024 年的序幕,請與我們一同欣賞來自簡麟懿、高聖庭、趙萱、蘇珮慈及利孟潔於此時此刻的美好實作,擁抱對藝術的渴望,並奮力朝著夢想躍動。


REAL CHAT
WITH 5 DANCERS

X:《MILK X》TAIWAN
L:CHIEN,LIN-YI
M:LI,MENG-CHIEH
H:CHAO,HSUAN
K:KAO,SHENG-TING
P:SU,PEI-TZU

X:可否分享成為舞者的起點?以及長時間以來支持舞蹈夢想的動力是什麼?

K:我是部落長大的原住民小孩,小學二年級時經歷過可怕的莫拉克颱風重創了部落,當時來自台北的舞蹈老師 – 賀連華老師,從新聞看到天災對部 落帶來嚴重的影響,於是他來到部落,透過他所擅長的舞蹈作為小朋友們的藝術治療,透過跳舞幫助我們面對生活和治癒天災造成的創傷。漸漸的每年寒暑假我們多了舞蹈為主的營隊,成為小時候很重要的記憶。直到國三時,老師鼓勵我好好運用舞蹈天賦因而考進左營高中舞蹈班, 踏上正規的舞蹈學程。雖然起步比較晚,卻也成為讓我加倍投入與創造成就感的來源!對舞蹈不放棄的動力是家人、是媽媽。

M:媽媽是舞蹈老師,從小便經常在教室窗外看著大姊姊們不斷練習與表演,產生了未來也想和她們一樣漂亮舞動的夢想,無論是芭蕾、民俗舞蹈、現代舞或其他舞蹈項目,越看就越嚮往長大後成為其中一員。而成長的真實樣貌是,當把興趣往專業推進時,所面臨到的多是「漂亮」以外的辛苦和不舒適的狀態,在生理及心理方面各種挑戰接踵而來,有迷惘、有痛苦,它們鞭策著成長,每一次精彩的舞動來自於許許多多的磨練、挫敗與不停重新嘗試。這些年的過程裡發掘內心對舞蹈是充滿熱情的,熱愛透過肢體伸展、律動帶給自己成就與快樂,還有期待能透過表演傳遞能量給更多人的信念。

高聖庭KAO,SHENG-TING。


X:印象最深刻的一次表演與當下的心情感受?

P:前幾天北藝大的年度展!那是第一次正式登台演出,和優秀的學長姐們 一起完成表演。跟之前高中畢製完全不同的體驗,我是後期才加入這場舞作,因此要在最短的時間內接收老師給的表演指令,再快速且精準進 入作品、做出相應的肢體表現。儘管演出後我檢討反省,自己在許多地方應該可以更好,卻也感謝這次經驗,讓我能更加確定自己適合跳舞、 在舞蹈表演為自我創造快樂。

L:大三時有機會跳到布拉瑞揚的作品,某一場總彩時可能大家狀態一直沒有到位, 舞跳到一半布拉瑞揚直接把大幕降下來、對著我們生氣地說:「你們跳得不好、我不會讓你們不好的樣子被觀眾看見!」當時還在舞台上奔跑演 出的我們既不知所措又感到衝擊。當下心情蠻複雜的,一方面抱歉於讓他覺得我們跳不好、一方面又有些情緒質疑我們到底哪裡跳不好,然而靜下來幾分鐘後便理解他對藝術和對觀眾的堅持,同時也在保護著我們, 只把最好的我們留在有觀眾的舞台上。

簡麟懿CHIEN,LIN-YI。


X:在不算短的追夢路上,曾遇過低潮期嗎?

H:表現不夠理想會難過、會沮喪都是正常的。印象最深的是高中時期翻滾訓練課,那是堂非常要求翻滾技巧的課,前翻、後翻、側空翻 … 不停地跳動翻滾練習,身體一直抓不到流暢的順位,在腦中又不斷浮現聽說同學練翻滾練到脖子斷掉重傷。原本就不擅長的項目加上滿滿的恐懼與當下嚴格嚴厲的教學,變成跟不上整班同學多數人的節奏進度,一直落後、再一直被罵,成為一小段時期內心的陰影,長大當然能理解老師對基礎功精確要求再合理不過,只是當時真的蠻恐懼、蠻無助的。

K:我認為踏上舞台演出到表演完下台,不管今天在上面的好與壞,我都已經盡全力去完成了,是應該要為自己感到開心。因為能站上舞台演出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都是可貴的機會。另外,心態很重要,常常心態轉個彎後就是海闊天空。

趙萱CHAO,HSUAN。


X:CAMPING ASIA為表演藝術創造跨文化的交流機會,而你們過去感受過不同文化交流的記憶是?

L:參與 CAMPING ASIA 這趟旅程豐富多元,無論是表演節目、大堂課或工作坊,不同於學校由老師授課學生的教學標準方向,CAMPING ASIA 更多的是多向的發言、思考、啟發與創造討論,從起點延伸出許許多多箭頭路標、由我們自由走向不同的理解或感受。對於所有人所解讀的主觀意識沒有評分、沒有對錯,而是給予無限的空間鼓勵持續探索。

P:外師授課方式是很不一樣的體驗。不同於我們熟悉固定內容與規劃詳細進度的教程規範,外師授課彈性空間、不一樣的身體流動模組都留下深刻的印象,她鼓勵讓身體先把自己釋放出來、再進入舞蹈的狀態;能夠 有東、西方的舞蹈教學交流是很棒的經驗,我們也好、外籍同學也好, 彼此跳脫原本學習模式與邏輯走入陌生的架構,彷彿刺激和啟動身體不習慣的狀態運作,帶著「好久沒有這樣跳舞」的感受喚醒肢體機制。

蘇珮慈SU,PEI-TZU。


X:CAMPING ASIA策展人林人中曾表示此跨界交流是「以身體作為動詞, 也作為認識世界的方法。」也因此好奇在你們腦海中最震撼的表演藝術創作畫面是什麼?

H:SIMON MAYER的《迷幻長日》作品。當他全心全力的拿著電鋸、伴隨充滿搖滾張力的背景音樂下切鋸木頭,隨著粉屑飛起、旋律與肢體之間的無形協奏。而有一幕他站在木頭上時,又彷彿亦人亦神的情狀,是我此時此刻腦中最深刻的畫面。我想,藝術最棒的部分是,它從來沒有固定的正確演算公式與唯一答案,表演者、觀影者從內心各自解讀、拼組自己對所見一切的理解。

L:綜觀來說,我所感受最震撼的是敢於裸身演出,藝術創作者以原生的肌膚、肌肉來表演創作。和多數在台灣表演很不同,我理解服裝是表演的一環,但有時表演若能透過這樣素淨的載體來傳遞情緒,反而更加誠摯。 CAMPING ASIA的表演者和表演節目讓我思考服裝之於舞蹈表演是否為必然的存在?為什麼國外藝術家在回歸純粹身體之美的創作時得以如此自然沒有包袱?這一點也是延續前一題的回答,在整體文化上的微妙差異。


X:透過 CAMPING ASIA 的推動與啟發,此時的你最想透過身體語言表達的信念或觀點為何?

P: 性別平權。平權是我研究與關注的議題,正因為我很重視,所以會不斷思索該如何使用舞蹈、使用身體去闡述、去呈現觀點。當我們不透露文字、不用言語口述的時候,往往能減少嚴肅與刻板生硬解讀,交付藝術創作發揮時,將能引導更多面向的思考,讓我們有機會走在先入為主的 立場之前。

M:「自由」。自由的成為自己、自由的表現自我、自由欣賞他人的獨特,透過肢體呈現生活中的自由精神,鼓勵追求屬於自己的自由、 也為他人勇敢追求自由而喝采。

利孟潔LI,MENG-CHIEH。


X:CAMPING ASIA鼓勵「OPEN FOR ALL」的理念,好奇身為舞者會如何將其帶入生活實作?

L:身為藝術表演者,我覺得對生活觀察很重要,即便是日常那些理所當然的事,其實都是藝術的符碼與創作題材,所以不要先入為主、不要把自己設限在框框裡定義。挖掘自我靈魂深度的同時,也要欣賞、認同與包容和自己有所差異的存在。不只是藝術工作者,當社會慢慢培養起「OPEN FOR ALL」的日常習慣,將能促進所有文化都可以美好地綻放, 這三個字講述的不侷限藝術層面,而是人與人事物之間善良互動的關鍵。

M:老師常常說即興舞蹈沒有對錯好壞之分,把舞蹈感官放在日常生活之中,可能手指頭碰點一下、頭肩隨意擺動一下都是一種律動, 身為專業舞者不要透過經驗評判論定好壞,而是幫助自我能活躍的感受環境中的情緒節拍,既是藝術表演者,也要做一個生活觀察家。「OPEN FOR ALL」是自由的、不設限的,對我在舞蹈演出方面,又或是生活與外在人事物互動,當心放開的時候,才能讓 靈感順流湧入。

簡麟懿CHIEN,LIN-YI。


X:影像畫面總能牽動觀賞者內心寧靜的風暴,那麼今天攝影師快門按下的那一瞬間,期待傳遞的什麼樣的意念?

H: 我希望讀者可以感受到很多面向,畫面中的我身份是流動的,在看到的瞬間能浮現許許多多設想的形容詞描繪,不只是單一的解讀。

K:享受最美麗的自己、沉浸在自己世界的完美狀態。


高聖庭(KAO,SHENG-TING)、趙萱(CHAO,HSUAN)、利孟潔(LI,MENG-CHIEH)。

X:CAMPING ASIA主旨是為下一代創作人才拓展藝術未來視野,本期以此延伸創作封面主題<THE ROARING SOULS>,尾聲請用一段具有力量的話語鼓勵此時此刻的自我。

L:做一個有知而無畏的勇敢前行者,放開身心大步邁進!

P:不用想太多,勇敢去做!展開雙臂擁抱身邊的人事物所帶來的生活真實感受。

高聖庭(KAO,SHENG-TING)、趙萱(CHAO,HSUAN)、利孟潔(LI,MENG-CHIEH)。

starring > chao,hsuan、chien,lin-yi、kao,sheng-ting、li,meng-chieh、su,pei-tzu
photographer > kuo fangwei
creative & styling > titi chen
interview > albee chen
make up > chuan shih
hair > miley shen
editor > sophia liang, rhea zou
styling assistant > perri tsai
photographer assistant > yeh hsin hung, chih chieh wang, yuchi